維他命C功效?專家解析怎麼吃、來源與補充指南

維他命C,又稱維生素C或抗壞血酸,是我們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對於愛美人士而言,維他命C更是重要的美顏聖品。夏天時,各種維他命C的保健品銷量都會成長,不管是膠囊劑型、粉包劑型,甚至是發泡錠,維生素C除了有抗氧化作用,讓我們維持美麗好基底,到底維他命C是什麼?一天該吃多少?什麼時間吃最適合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維他命C吧!

維他命C是什麼?

維生素C(Vitamin C)又稱維生素C、抗壞血酸,是水溶性維生素家族的成員之一。屬於體內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通常在蔬菜水果中的含量較多。維生素C 有兩種化學結構,其中我們可以利用的是「左型(右旋)維生素C」。不少人稱作「左旋 C」則是因為以往翻譯錯誤的關係導致。其實真正能被人體所用,且此文中所提到的,全都是左型(右旋)維生素C 哦!

維他命C功效

維他命C功效1:具抗氧化作用

維他命C 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自由基是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會攻擊細胞,導致細胞老化、病變甚至癌症。維他命C 可以幫助中和自由基,延緩衰老,預防疾病

維他命C功效2: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

膠原蛋白是人體重要的蛋白質之一,構成皮膚、骨骼、軟骨、血管、牙齒等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維他命C 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維持肌膚彈性、緊緻,預防皺紋產生,改善皮膚鬆弛,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維他命C功效3:有助於傷口癒合

維他命C 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加速傷口癒合。對於手術後或受傷的人來說,補充維他命C 可以幫助傷口更快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維他命C功效4:促進鐵的吸收

鐵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元素,而維他命C 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預防缺鐵性貧血。對於女性、素食者、容易疲倦的人來說,補充維他命C 可以幫助提升鐵質的吸收率。

維他命C功效5:有助於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

維他命C 可以幫助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減少細菌和病毒的侵入,增強免疫力。

維他命C功效6:增進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的生長

維他命C 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幫助維持血管壁的強度和彈性,並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生長。

維他命C功效7:有助養顏美容

維他命C 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淡化斑點,改善膚色暗沉,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膚彈性,維持青春亮麗的肌膚。

維他命C每日建議攝取量

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13 歲以上成年人維他命C 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100 毫克,最高上限是 2000 毫克,維他命C 是水溶性,身體無法吸收多餘的量會隨著尿液排出去,如攝取至 1000 毫克時,吸收量也不一定可達到 100%,因此除非有特殊需求或醫師指示,否則不需要攝取到高劑量的維他命C,並且以低劑量分次食用為佳。

維他命C副作用

正常情況下,維他命C 不太會有攝取過量的問題,上限攝取量以每日不超過 2000mg 為基準,只要遵照產品的建議用量,都能安全食用。除非是長期食用維他命C 超過 2000mg,可能會造成某些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等症狀,若有上述症狀建議先暫停食用,讓身體恢復恆定後再請專業醫師評估用量。

維他命C 發泡錠的副作用

發泡錠的鉀含量較高,若有腎臟問題與特殊腎臟疾病患者,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學齡前孩童因腎臟發育尚未完全,也不建議飲用發泡錠產品。發泡錠雖然擁有許多優點,像是不需要腸胃系統多步驟消化,可以讓身體比較好吸收;對於吞嚥困難的老人、小孩,或不喜歡吞大顆保健品的人來說會比較好入口。但發泡錠畢竟是人工製成,比起天然的蔬果而言含有人為化學加工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長時間大量飲用時也是會有危害的。大量服用發泡錠,可能會有以下影響:

  • 影響腸胃消化及營養素吸收
  • 增加肝腎負擔
  • 血糖容易不穩
  • 容易蛀牙
  • 注意力不集中

維他命C怎麼吃?

維他命C什麼時候吃?

睡前可以吃維他命C,是沒問題的!有些人會擔心睡前吃維他命C 會影響睡眠,其實並不影響喔,反倒因這時間的代謝較慢,可以讓吃進去的維他命C 有充分的時間被吸收利用。維他命C 可以每天補充,建議少量分食,至於時間,餐前餐後皆可,跟其他營養素一起消化吸收,對特定營養素(如鈣、鐵)的代謝是有幫助的。食物中的維他命C 較易被破壞,容易因為加工、加熱而流失,建議直接吃不需烹調的食物,且採用蒸煮等方式盡量降低維他命C 的流失率。

緩釋型維他命C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所謂的緩釋型維他命C 是指「型態」與一般不同。它是一種緩慢釋放的型態,這種型態能讓維他命C 的功效維持更久的時間,並且吸收率更佳。一般型的維他命C 的作用時間大約為 2~3 小時,容易隨著代謝而流失,因此會建議可以選擇緩釋型的維他命C,較能達到自身的保健效果。

 維他命C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利尿飲品

維他命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與利尿飲品一起使用,會加速維他命C排出體外,常見的利尿飲品有:

  • 咖啡因飲品—咖啡、茶類
  • 鉀含量高的飲品—柳橙汁、瓜類果汁
  • 酒精飲料

部分藥品可能與維他命C交互作用,影響藥品/維他命C的效果,如果您正在使用藥物,可與您的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同時使用維他命C,或間隔2-4小時使用。

  • 含鋁藥物
    如制酸劑。維他命C會促進鋁的吸收。
  • 雌激素藥品
    維他命C會延長身體代謝雌激素的時間,可能增加雌激素的作用和副作用。
  • 蛋白酶抑制劑
    用來治療HIV或愛滋病。維他命C會減少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讓藥效發揮不完全。

維他命C來源

富含維他命C 的水果

其實非常多的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維他命C,只是量多量少的差別而已。水果的部分,很多人以為維他命C 含量最高的水果是柳橙或是檸檬,但是維他命C含量最高的3個水果,依序是芭樂、釋迦、龍眼喔!

  • 維他命C水果1:紅心芭樂
  • 維他命C水果2:釋迦
  • 維他命C水果3:龍眼

富含維他命C 的蔬菜

而含有高維他命C 的食物分別是:香椿、糯米椒、青辣椒。

  • 維他命C食物1:香椿
  • 維他命C食物2:糯米椒
  • 維他命C食物3:青辣椒

維他命C 食物含量表格

營養師把常見的維他命C 水果及食物列在以下表格中:

水果類維他命C(mg/100g)蔬菜類維他命C(mg/100g)
紅心芭樂214mg香椿255mg
珍珠芭樂194mg糯米椒251mg
釋迦99mg青辣椒178mg
龍眼95mg芹菜150mg
黃金奇異果90mg甜椒142mg
香吉士74mg青椒128mg
草莓69mg油菜花93mg
花椰菜90mg

適合補充維他命C的族群

維他命C推薦:孕媽咪、哺乳女性

懷孕及哺乳期的女性對營養需求增加,胎兒及嬰兒的生長發育需要足夠的維他命C來維持健康。

維他命C推薦:不愛吃蔬菜水果的人

維他命C主要來自於新鮮蔬果,如柑橘類、奇異果、芭樂、青椒等。不愛吃蔬菜水果的人容易缺乏維他命C,影響身體機能。

維他命C推薦:想要養顏美容的人

維他命C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關鍵營養素,能幫助肌膚維持彈性、、減少皺紋細紋與增加光澤。

維他命C推薦:吸菸的人

吸菸會增加體內自由基,使維他命C快速消耗

維他命C推薦:壓力大的人

壓力大時,身體會產生更多自由基與氧化壓力,也會影響免疫功能。

維他命C推薦:病後補養者

疾病後身體需要修復,免疫系統也需要時間恢復,維他命C能促進細胞修復與提升免疫力,加快康復速度。

      維他命C常見問題

      維他命C和B群可以一起吃嗎?

      兩者同為水溶性維生素,一起吃當然沒問題,市售也有許多綜合維他命是將B群跟維他命C 設計在一起的,彼此沒有競爭關係,可以安心食用。

      維他命C能和鈣片一起吃嗎?

      維他命C有助於增進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的生長,故對於骨骼牙齒的保健,除了補鈣之外,也別忘了加入維他命C 喔!

      維他命C和維他命E可以一起吃嗎?

      維他命E 與維他命C 也是經常湊成一組的好兄弟,因兩者皆具抗氧化作用,維他命E 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維持健康。

      維他命C和鐵劑可以一起吃嗎?

      維他命C 能夠促進鐵質的吸收,故若需要服用鐵劑的缺鐵民眾,在服用鐵劑時,建議可以搭配維他命C 的保健品,可利於鐵質吸收。

      維他命C和膠原蛋白可以一起吃嗎?

      維他命C 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形成的作用,因此兩者當然能順理成章的搭配一起吃囉!

      維他命C可以一起吃嗎?

      根據研究顯示,若想要維持健康,鋅+維他命C 的保健效果,比單獨補充更有效,兩者皆有能夠幫助增強體力,兩者一起補充可以達到相輔相成效果。

      益生菌是什麼?快速了解7大益生菌功效和誰適合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什麼?

      益生菌(Probiotics)是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包括細菌和酵母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局(FAO)、國際益生菌及益生質科學協會(ISAPP)的定義:「益生菌是指補充適量的菌株下,有益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這意味著,只有當益生菌的數量足夠時,它們才能對腸道產生正面的影響。

      每個人體內擁有上萬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構成了人體的微生物群,通過與宿主的交互作用,幫助維持健康。益生菌廣泛存在於腸道中,能夠發揮支持作用,並與致病菌競爭,附著於腸道上皮細胞形成屏障,保護腸道健康。

      益生菌功效及對人體的重要性

      益生菌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以下是益生菌的幾個主要功效:

      益生菌功效1. 維持腸道健康

      益生菌能夠平衡腸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有益菌的繁殖。這有助於保持腸道內的微生物平衡,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

      益生菌功效2. 改善消化功能

      益生菌有助於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促進消化和吸收。它們能減少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並幫助改善便秘和腹瀉問題。

      益生菌功效3. 增強免疫系統

      益生菌可以刺激腸道內的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反應。這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感染和疾病的風險。

      益生菌功效4. 減少過敏反應

      益生菌可以調節免疫系統,減少對過敏原的反應。這有助於緩解過敏症狀,如食物過敏、皮膚過敏和季節性過敏。

      益生菌功效5. 促進精神健康

      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腸腦軸」,益生菌能通過影響腸道菌群,進而改善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鬱症狀,促進精神健康。

      益生菌功效6. 改善皮膚健康

      益生菌有助於減少皮膚問題,如痤瘡和濕疹。它們可以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和減少炎症,促進皮膚健康。

      益生菌功效7. 控制體重和代謝健康

      益生菌可以影響體內的脂肪分解和儲存,幫助控制體重和改善代謝健康。有些研究顯示,益生菌可以幫助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益生菌推薦補充的族群

      益生菌對人體有多種健康益處,特別適合以下族群補充,以維持和增強健康狀態:

      益生菌推薦1:經常外食的人

      • 說明:外食通常烹調較油膩、重鹹,纖維攝取不足,長期這樣的飲食會影響代謝機能。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維持體內菌群平衡,促進消化健康。

      益生菌推薦2:對氣溫或季節變換敏感的人

      • 說明:這類人群在換季時容易出現敏感反應,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體質,增強免疫力,減少換季帶來的不適。

      益生菌推薦3:上廁所不順暢的人

      • 說明:飲食不規律、壓力大等因素容易導致排便困難。如果一週的解便次數少於3次,或排便時都需要使勁費力,可以補充益生菌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使排便更順暢。

      益生菌推薦4:嬰幼兒

      • 說明:嬰幼兒的腸道菌群尚未成熟,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

      益生菌推薦5:準媽媽孕婦

      • 說明:孕婦在懷孕期間腸道菌群容易失衡,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維持腸道健康,減少便秘,並有助於胎兒健康發展。

      益生菌推薦6:長輩銀髮族

      • 說明:隨著年齡增長,腸道菌群會發生變化,消化功能減弱。補充益生菌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這六大族群在日常生活中特別需要補充益生菌,以維持身體健康。通過定時定量補充益生菌,並搭配均衡飲食,可以有效促進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改善排便問題和口氣,並在使用抗生素後幫助恢復體內菌群平衡。

      吃益生菌副作用?

      益生菌一般來說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

      1. 腹痛
        • 部分人在剛開始補充益生菌時,可能會感到輕微的腹痛。
      2. 腹脹
        • 益生菌可能引起腹脹,特別是在首次服用時。
      3. 過敏反應
        • 極少數人可能對益生菌產品中的某些成分產生過敏反應。
      4. 消化不良
        • 消化道功能較差的人在使用益生菌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消化不良反應。

      不適合食用益生菌的族群

      以下人群在食用益生菌前應特別注意,並務必諮詢專業醫師:

      1. 免疫功能不全者
        • 這類人群的免疫系統較弱,可能無法有效對抗潛在的感染風險。
      2. 細菌感染者
        • 正在接受細菌感染治療的人應謹慎使用益生菌。
      3. 正在進行化療者
        • 化療會影響免疫系統,這類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益生菌。
      4. 新生兒
        • 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益生菌。
      5. 患有重大疾病者
        • 如重症肝病、重症腎病等重大疾病患者,在食用益生菌前應先諮詢醫師。
      6. 服用特殊藥物者
        • 某些藥物可能會與益生菌互相作用,這類人群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且有益的,但某些特殊人群在食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在醫師指導下補充益生菌可以確保其安全性,並充分發揮益生菌的健康效益。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益生菌怎麼吃?

      益生菌何時吃?益生菌的最佳食用時間主要基於胃酸的分泌狀況和消化系統的狀態。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時間點和原因:

      空腹時

      • 說明:空腹時胃酸分泌較少,益生菌能更容易通過胃部到達腸道。
      • 建議時間:飯前30分鐘或飯後2小時。

      睡前或剛起床

      • 說明:這段時間胃酸分泌量少,益生菌最容易存活並定殖。
      • 建議時間:早晨剛起床或晚上睡前。

       

      益生菌禁忌與注意事項

      益生菌在食用時需要注意以下禁忌和避免與某些物質同時食用,以確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避免高溫

      益生菌對溫度非常敏感,超過40度C的溫度會導致益生菌失去活性,成為死菌。不要與熱水、熱飲或高溫食物一起食用。

      避免與咖啡因同時食用

      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可能會影響益生菌的作用。應與咖啡、茶間隔2小時以上食用。

      避免與抗生素同時食用

      抗生素在人體內會殺死所有細菌,包括益生菌。因此,同時服用抗生素和益生菌可能會讓益生菌失去作用。服用抗生素與益生菌應間隔2小時以上。

       

      補充益生菌的建議

      定時定量補充

      每天定時定量地補充益生菌,以確保其在腸道內有良好的生長環境,發揮最大效果。

      與適合的食物搭配

      益生菌可以與含有益菌生(Prebiotics)的食物一起食用,這些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能提供益生菌所需的營養,促進其生長。

      在食用益生菌時,應避免與高溫食物、含咖啡因飲品和抗生素同時食用,以確保益生菌的活性和效果。定時定量地補充益生菌,並搭配適合的飲食習慣,可以讓益生菌在體內發揮最佳的健康效益。

      葉黃素:眼睛健康的守護者,專家解析5大葉黃素功效

      葉黃素是什麼?

      葉黃素(Lutein)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具有吸收光線的特殊性質,有助於過濾藍光等有害光線。在天然食物中,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通常共同存在,被稱為植物黃體素,是構成蔬菜、水果、花卉植物色素的主要成分。葉黃素廣泛存在於深綠色蔬菜和某些綠色橘色水果中。由於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通過食物攝取來獲得。

      葉黃素主要成分來源

      1. 深綠色蔬菜
        • 菠菜:富含葉黃素,對眼睛健康有重要保護作用。
        • 青花菜(西蘭花):也是葉黃素的重要來源。
        •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其他營養素。
        • 羽衣甘藍:葉黃素含量極高,是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
      2. 綠色和橘色水果
        • 奇異果:含有一定量的葉黃素。
        • 葡萄:特別是綠色葡萄中含有葉黃素。
        • 柳橙:也是葉黃素的來源之一。
      3. 花卉植物
        • 金盞花:金盞花含有最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保健品通常從金盞花中提取這些營養素。

      5大葉黃素功效

      葉黃素(Lutein)有多種健康功效,特別是對眼睛和視力的保護作用。以下是葉黃素的主要功效:

      葉黃素功效1. 保護視力和眼睛健康

      • 預防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葉黃素集中於視網膜的黃斑區,能吸收有害的藍光,減少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降低AMD的風險。研究表明,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攝入能顯著增加黃斑色素密度,保護視力​ 。
      • 減少白內障風險:葉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眼睛的晶狀體,減少自由基的損害,從而預防白內障的形成​​。
      • 改善視覺功能:葉黃素能提高視覺敏銳度和對比敏感度,幫助在低光照環境下看得更清楚​。

      葉黃素功效2. 抗氧化作用

      • 中和自由基:葉黃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從而保護眼睛和其他器官免受氧化應激的影響。
      • 減少炎症:葉黃素具有抗炎特性,有助於減少體內的炎症反應,對整體健康有益​。

      葉黃素功效3. 支持皮膚健康

      • 防止紫外線傷害:葉黃素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預防光老化,保持皮膚彈性和光澤。

      葉黃素功效4. 改善認知功能

      • 保護大腦健康:一些研究表明,葉黃素對認知功能有正面影響,特別是對老年人的認知健康有幫助。葉黃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少大腦中的氧化壓力,維持認知功能。

      葉黃素功效5. 預防慢性疾病

      •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葉黃素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保護心臟健康。抗氧化作用能夠保護血管,減少動脈硬化的形成​ 。
      • 可能降低某些癌症風險:葉黃素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有助於降低大腸癌和乳癌的風險。

      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為了有效保護視力和維持眼睛健康,建議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如羽衣甘藍、菠菜和芥藍菜。這些食物不僅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還含有其他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

      • 綠葉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青花菜等。
      • 其他蔬菜:如地瓜葉、南瓜。
      • 水果:如奇異果、葡萄、柳橙等。
      • 動物產品:如蛋黃。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

      葉黃素推薦最佳服用時間取決於其具體類型以及個人的消化功能。以下是對於酯化型葉黃素和游離型葉黃素的具體服用建議:

      1. 酯化型葉黃素

      服用建議:飯後服用

      • 脂溶性特性:酯化型葉黃素具有脂肪結構,在人體內需要經過酵素水解,將酯鍵打斷,轉化為游離型葉黃素後才能被吸收。
      • 吸收效率:在含有油脂的食物一起服用,油脂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幫助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

      2. 游離型葉黃素

      服用建議:飯前、飯後或任何時間均可

      • 去除脂肪酸結構:游離型葉黃素去除了脂肪酸結構,轉化為小分子游離狀態,因此能夠直接被人體吸收。
      • 吸收效率:分子結構較小,無需經過水解過程,吸收率相對較高。
      葉黃素類型 最佳服用時間 原因
      酯化型葉黃素 飯後 利用食物中的油脂促進吸收,避免空腹引起的不適。
      游離型葉黃素 任何時間均可 分子結構較小,易於吸收,無需依賴食物中的油脂。

      補充說明

      1. 飯後服用酯化型葉黃素:飯後服用能夠利用食物中的油脂促進葉黃素的吸收,特別是在早餐或午餐後服用效果最好,這樣可以確保白天有更高的吸收效率和利用率。
      2. 避免睡前服用葉黃素:睡前服用葉黃素,特別是在空腹狀態下,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其保健功效,且可能增加身體的代謝負擔​ 。

      葉黃素吃多久有效?

      • 初步效果:通常在12週左右開始顯現​。
      • 顯著效果:需要持續6個月到1年​。

       

      魚油是什麼?專家解析9大魚油功效和DHA、EPA差異

      魚油是什麼?

      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等)中提取的油脂,主要含有兩種重要的Omega-3脂肪酸——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Docosahexaenoic Acid)。這些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多種益處,特別是在心血管、認知、視力和炎症控制方面。魚油通常以膠囊或液體的形式作為膳食補充劑來使用。

      Omega-3是什麼?

      Omega-3脂肪酸是一類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因此必須通過食物或補充劑來攝取。主要的Omega-3脂肪酸包括:

      ALA(α-亞麻酸)

      ALA(Alpha-Linolenic Acid)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如亞麻籽油、奇亞籽、核桃和大麻籽。ALA是最基礎的Omega-3脂肪酸,需轉化為EPA和DHA才有幫助但轉化率非常低。

      EPA(二十碳五烯酸)

      EPA是什麼?EPA(Eicosapentaenoic Acid)主要存在於魚油中(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等),EPA功效具有抗炎、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等作用。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是什麼?DHA(Docosahexaenoic Acid)也是魚油中的主要成分,DHA功效對大腦、視力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維持非常重要。

      脂肪酸名稱 主要存在 功效
      ALAα-亞麻酸) 植物油中,如亞麻籽油、奇亞籽、核桃和大麻籽。 需轉化為EPADHA才有幫助,但轉化率非常低。
      EPA(二十碳五烯酸) 魚油中(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等)。 具有抗炎、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等作用。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魚油中(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等)。 對大腦、視力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維持非常重要。

      9大魚油推薦功效

      魚油功效1:心血管防護

      魚油中的EPA和DHA對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研究顯示,Omega-3脂肪酸能減少動脈硬化的風險,降低心臟病的發作率,並改善血液流動,防止血栓的形成。

      魚油功效2:降低三酸甘油脂

      魚油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脂(TG),這是一種血液中的脂肪,如果水平過高,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有效地減少肝臟產生的三酸甘油脂,有助於降低其血液中的濃度。

      魚油功效3:改善血壓

      魚油中的DHA已被證明有助於輕微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這可能是由於它對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使血管擴張更為容易,從而降低血壓。

      魚油功效4:心跳異常調節

      Omega-3脂肪酸對心跳異常(如心房顫動)有調節作用,能夠穩定心律,減少異常心跳的發生率,這對於有心律不整風險的患者特別重要。

      魚油功效5:抗發炎

      魚油中的EPA和DHA具有強大的抗發炎作用,能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這對於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克羅恩病等)的人群非常有益,還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症。

      魚油功效6:對抗抑鬱

      EPA可以影響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化學物質與情緒和行為的調節密切相關。通過影響這些神經遞質的活動,EPA有助於穩定情緒,減少抑鬱症狀。EPA還有助於維護腦部健康,保護腦細胞免受損傷,這對於預防和改善抑鬱症狀至關重要。

      魚油功效7:視力保護

      魚油中的DHA是視網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充足的DHA有助於維護眼睛健康,減少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退化(AMD)的風險,並且可以預防乾眼症。

      魚油功效8:改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魚油中的DHA對於維護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DHA能減少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失智症的風險,並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魚油功效9:孕婦及胎兒

      魚油(尤其是DHA)對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孕婦攝取足夠的DHA可以支持胎兒的大腦和視力發育,並且有助於減少早產風險。此外,DHA也對孕婦的情緒穩定有幫助,降低產後抑鬱的發生率。

      推薦哪些人補充魚油?

      魚油推薦1. 心血管健康需要改善者

      • 建議補充理由:魚油中的EPA和DHA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血脂、減少動脈硬化風險、穩定心律並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因此,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已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可以考慮補充魚油來保護心臟健康。

      魚油推薦2. 高三酸甘油脂者

      • 建議補充理由:魚油具有顯著的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效果,對於有高三酸甘油脂問題的人來說,補充魚油可以幫助控制和降低這些血脂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魚油推薦3. 關節炎或其他炎症性疾病患者

      • 建議補充理由: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減輕關節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狀。對於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克羅恩病或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人,補充魚油可以幫助減少炎症並改善生活質量。

      魚油推薦4. 記憶力減退或認知功能下降者

      • 建議補充理由:DHA對於維持大腦功能至關重要,對於有記憶力減退或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人,補充魚油可能有助於提升認知能力並減少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風險。

      魚油推薦5. 視力保護需求者

      • 建議補充理由:DHA在視網膜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或有眼部健康風險的人,補充魚油可以保護視力,減少乾眼症及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的風險。

      魚油推薦6.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 建議補充理由:DHA對胎兒和嬰兒的大腦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補充魚油可以幫助胎兒和嬰兒的腦部和視網膜發育,同時降低產後抑鬱的風險。

      魚油推薦7. 易抑鬱或焦慮的人

      • 建議補充理由:EPA被認為對抑鬱症狀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對於有抑鬱或焦慮問題的人,補充魚油可能有助於情緒穩定和心理健康的提升。

      魚油推薦8. 飲食中Omega-3攝取不足者

      • 建議補充理由:如果您的飲食中缺乏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魚類、亞麻籽、奇亞籽等),那麼補充魚油可以幫助確保您獲得足夠的Omega-3脂肪酸,從而支持整體健康。

      魚油推薦9. 免疫力低下者

      • 建議補充理由: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夠支持免疫系統功能,有助於減少炎症並加強對感染的抵抗力。對於免疫力較低或易受感染的人,魚油補充可能有益。

      魚油推薦10. 運動員或體力消耗較大者

      • 建議補充理由:魚油可以減少運動引起的炎症,幫助肌肉恢復,並且對於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來說,魚油補充可以促進體能表現和恢復。

      魚油什麼時候吃最好?

      魚油推薦餐後服用,特別是在含有脂肪的餐點時。因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是脂溶性的,餐後服用可以提高其吸收率。早餐、午餐或晚餐後都可以,魚油推薦晚餐後因為這時候通常會有較豐富的食物攝取,還可促進睡眠或支持心血管健康,對於新陳代謝來說也很有幫助。無論您選擇何時攝取魚油,保持固定的時間點養成習慣,從而確保您每天按時攝取,維持穩定的Omega-3水平。

      哪些人不適合補充魚油?

      1.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魚油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會增強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阿司匹林、克洛皮多格雷等)的效果,增加出血風險。因此,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魚油。

      2. 有出血性疾病或手術前後

      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即將進行手術的人,應避免高劑量魚油,因為它可能延長出血時間,增加出血風險。在手術前至少一到兩週內應停止服用魚油補充劑,除非醫生有不同建議。

      3. 過敏體質者

      對魚類或海鮮過敏的人,可能對魚油補充劑也過敏。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避免補充魚油,並考慮使用其他來源的Omega-3,如亞麻籽油或藻油。

      4. 有慢性疾病者

      糖尿病患者、低血壓患者、以及有心律不整等心臟病史的人,在補充魚油時應謹慎,因為魚油可能影響血糖控制、降低血壓或影響心律。這些患者應該在醫生的監督下使用魚油。

      5. 妊娠期婦女

      雖然魚油中的DHA對於胎兒大腦和視力發育有益,但某些魚油產品(如鱈魚肝油)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A,過量攝取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孕婦應選擇專門為妊娠期設計的魚油產品,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 有腸胃敏感者

      一些人可能在攝取魚油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如反胃、噁心或腹瀉。這些人可以考慮減少劑量、分次服用,或選擇質量更高的產品來減少不適。

      7. 高維生素A或D的人群

      某些魚油產品富含維生素A或D,這對於那些已經從其他來源攝取高劑量這些維生素的人來說,可能導致過量。這類人群應選擇不含額外維生素添加的魚油產品。

      8. 甲狀腺疾病患者

      某些研究表明,魚油可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因此甲狀腺疾病患者在補充魚油前應諮詢醫生。

      9. 有心律不整風險者

      雖然魚油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但在某些情況下,高劑量的Omega-3可能會影響心律。因此,有心律不整風險的人應該在醫生監督下服用魚油。

      魚油副作用?

      空腹或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魚油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消化不適,如反胃、噁心或打嗝,因此最好避免在空腹時服用。高劑量的魚油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因為Omega-3脂肪酸具有抗凝血作用。這對於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的人來說尤其需要注意,因為兩者結合可能會過度稀釋血液,導致出血的風險增加。

      魚油禁忌?魚油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 魚油食用禁忌1.抗凝血藥物

      不能跟抗凝血藥物一起食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開始服用魚油前建議先諮詢醫生。

      • 魚油食用禁忌2.降血壓藥物

      不能跟降血壓藥物一起食用,可能導致血壓過低,開始服用魚油前建議先諮詢醫生。

      • 魚油食用禁忌3.避孕藥

      不能跟避孕藥一起食用,可能會影響魚油的功效。

      • 魚油食用禁忌4.海鮮過敏者

      海鮮過敏應盡量避免食用,雖然魚油已經精製過不含蛋白質,但仍可能會導致過敏。

      • 魚油食用禁忌5.手術前後

      手術前後建議暫時停止食用魚油,避免影響血液凝固,導致過度出血,開始服用魚油前建議先諮詢醫生。

      • 魚油食用禁忌6.素食者

      魚油是從多種油脂豐富的魚類中提煉出的自然油脂,素食者應避免食用,以免食用到非植物來源的 Omega-3 營養補充品。

      透納葉/達米阿那是什麼?能增加性慾?專家解析5大透納葉功效

      透納葉,亦被稱為達米阿那(Damiana),是生長在中北美洲的特殊植物,由古至今已被印地安人用來強化生理機能。實現健全的性功能並不只停留在器官層面,更需要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若這其中一個環節有問題,性功能則可能受到影響。達米阿那具有刺激感官的效果!以下我們將對達米阿那(透納葉)的功效和應用做出詳細解釋。

      透納葉是什麼?

      透納葉(別名為Turnera diffusa或達米阿那),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的小型灌木,其葉片流利穎優,花呈鮮黃色,充滿香氣,大多在夏季開花。一般認為最早的用途,起源於居住在墨西哥的印地安人,他們將透納葉運用在製造烈酒中,此外也用於治療排尿不暢、便秘、調節月經與改善性冷感等問題。化學分析顯示透納葉主要含有的成分是黃酮類、酚類、萜類和揮發性精油。

      達米阿那/透納功效有哪些?

      透納葉功效1. 喚醒性慾

      進行動物實驗時發現,給予實驗動物透納葉萃取物後,觀察到他們的雄性動物更頻繁接近雌性動物,且其進行性行為的次數亦增加。至於人類方面,透納葉被證實具有抑制芳香紛酶的效果,芳香化酶在控制男性和女性激素平衡上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透納葉的這種效果能使人體維持較高濃度的男性激素,從而產生更強烈的性慾。
      相關的大人組實驗中,一組停經後的婦女在使用含有達米阿那萃取物後,不僅其性慾得到明顯的提升,他們在性行為的整體滿意度也大大提升。

      透納葉功效2. 減少性愉悅的恢復期

      實驗結果指出,食用透納葉的實驗動物,其從一次性行為到下一次的時間間隔明顯縮短,推測其主要原因為透納葉中的黃酮類能提升性慾。

      透納葉功效3. 具鎮痛效果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透納葉能提升對於痛覺的承受力,其鎮痛效果與商用鴉片類鎮痛藥品Tramadol相當。

      透納葉功效4. 改善糖尿病

      透納葉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也被應用於一些食療,相關文獻證實証實,達米阿那中的萜類活性成分-teuhetenone A能藉由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從而減少食物中醣類的吸收,因此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透納葉功效5. 對抗消化性潰瘍

      透納葉也被用來治療消化性潰瘍,在被酒精及阿斯匹靈誘導的潰瘍動物模型中,給予其透納葉萃取物能透過抑制體內的脂質過氧化並調節免疫系統減少動物患有潰瘍,其活性成分為一種糖苷類(Glycoside),也就是丁香糖苷(arbutin)。

      透納葉與其他可提升男性性能的元素有何區別?

      維持良好的性慾需要涉及許多神經傳遞、 hormone分泌等多個環節,從大腦產生指揮訊息激發性腺分泌性慺激素,之後伴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刺激來引發性慾,當性慾產生之後,相當的生理現象便開始進行。除此,體能儲備也扮演重要角色,肌肉需要能維持高強度的運作,若上述任何一項環節不符或有缺,都可能會影響整體的性功能。市面上有許多補充品可以提升或改善男性的性慾,其作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以下我們整理幾個常見的營養素及其作用方式。

      透納葉

      • 能增加睪固酮濃度,並增強感官刺激以提升性慾。

      精胺酸

      • 生成一氧化氮的前驅物,一氧化氮在一連串的訊息傳遞後可協助性器官充血。

      瑪卡

      • 協助器官充血並提升耐力型運動表現,可以延長肌肉運作高強度的時間。

      • 參與DNA以及蛋白質的合成並作為多種酵素的輔因子。製造精子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DNA和蛋白質,體內的性腺激素在合成時也需要鋅作為輔因子。

      上述營養素通過提升各個環節的功能,選擇綜合複方補充品可以加強性慾的調節與協調。

       

      透納葉副作用?

      透納葉對於普通人來說通常是安全的,只要依照建議的安全劑量進行攝取即可。然而,當攝取量過大時,可能會導致腹瀉、頭痛、失眠等症狀。此外,我們並不推薦孕婦使用,對於使用藥物或胰島素控制糖尿病的人也需要注意,因為透納葉和這些藥物並不適合一起服用,可能會引發低血糖的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性功能需要牽涉到許多環節,使用透納葉來改善性慾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自己身體的基本功能健康狀況。在選擇提升男性性功能產品時,我們建議選擇複方成分的產品為佳,例如含有瑪卡、精胺酸或鋅等成分,若產品中還含有透納葉則更具增值效果。

      精胺酸是什麼?專家解析9大L-精胺酸/左旋精胺酸功效

      精胺酸是什麼?

      精胺酸又名為L-精胺酸(L-arginine),它是一種α-胺基酸,是其中常見的20種生物胺基酸之一。
      儘管精胺酸為非必要胺基酸,人的身體可以自行生產,但在壓力較大或有身體疾病的情況下,身體所合成的量是不足以應付需求的。人身體每日對精胺酸的需求量是每公斤體重117毫克,譬如以60公斤的體重來計算,每天需要7.02克的精胺酸,但根據研究,大部分人透過餐飲攝取的精胺酸量每日僅能達到5.4克,這個數字是遠低於人體每日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們需要透過飲食來補充含有豐富精胺酸的食物或是保健品,像是牛肉、鱔魚、鯰魚、泥鰍、海參、墨魚、章魚等等。
      精胺酸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的前身物質,那麼一氧化氮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呢?它其實是決定你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一氧化氮在體內有多面向的作用,如扮演著類神經傳導物質的角色等,也曾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調節者。

      精胺酸功效

      精胺酸功效1、能降低患有心臟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在人體內實驗中指出,跟健康組別對照,冠心病患者的 L-精胺酸明顯比較少,同時的研究也顯示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L-精胺酸也較少。這些研究也指出這些病患的精胺酸新陳代謝的途徑受到損壞。因此,補充L-精胺酸進飲食可以使我們內體不足的L-精胺酸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同時也能提高身體內一氧化氮的含量,減少患上心臟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精胺酸功效2、有助於治療糖尿病

      L-精胺酸有助於糖的新陳代謝,而且被認為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
      💡糖尿病使得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變高和胰島素水平過低,進行大鼠對照實驗表明,L-精胺酸進飲食後會使更多的胰腺細胞形成,這能有助於提昇糖尿病大鼠體內胰島素的水平量並降低血糖。
      💡在與大鼠的對照實驗中,發現L-精胺酸的藥品可以增加糖尿病大鼠脂肪的分解能力,減少體内脂肪累積,並降低大鼠內體的三酸甘油酯。因此,L-精胺酸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還可能有助於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

      精胺酸功效3、中和免疫反應

      L-精胺酸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能力
      研究指出,增加體內的一氧化氮含量有助於優化人體免疫力。除此之外,L-精胺酸可以調節白血球、T細胞(Tcell)以及肥大細胞(mast cell)的免疫反應,因此,它能就小心人體出現感染的風險、有助於改善癌症的前期細胞被偵測的狀況,甚至可以協助在過敏或者哮喘發作的時候,抑制症狀的惡化。

      精胺酸功效4、提升運動性能和耐力

      精胺酸可以參與蛋白質合成、消除氨的毒素、轉換成為葡萄糖並進行分解代謝產生能量。運動員使用精胺酸的主要原因包括其在生長激素分泌中,參與肌酸合成並增加一氧化氮的效益中。L-精胺酸可以在運動時減少肌肉的氧氣需求,讓肌肉在疲憊以前能作更久的訓練。因此,L-精胺酸已成為運動員最愛使用的營養補充品之一,被眾多人認為是一種增效劑。

      精胺酸功效5、加速傷口的療癒過程

      一氧化氮除了能促進血管的發育,還可以增加膠原蛋白的生成。有科學研究證明L-精胺酸有助於加快傷口的療癒,因為它能幫助合成另一種稱為L-脯胺酸的胺基酸,脯胺酸在膠原蛋白合成過程中就像是個中間傳遞站,而膠原蛋白主要負責皮膚和身體其他結構的健康。
      💡實驗結果顯示,小鼠在進飲食補充了L-精胺酸後,透過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可以加快傷口的療癒速度。實證顯示,精胺酸可以加強齧齒類以及人的傷口結合力並增加膠原蛋白的存量,因此,續飲食補充精胺酸可以加快傷口療癒的程序。

      精胺酸功效6、能助於保持老年人的記憶力

      維持身體一氧化氮的含量在記憶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項大鼠的對照研究發現,當大鼠老化之後,L-精胺酸的含量在與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中降低,因此進飲食補充L-精胺酸可以防止一氧化氮的水位下降。
      💡在人體中,L-精胺酸會參與多種的生理和病理機制,包括神經傳送、神經成長、神經的重塑過程、細胞的氧化還原代謝、氧化還原壓力、身體發炎惡化以及腦部血液的調控等機制。逐漸增加的證據也顯示了,L-精胺酸和多種與年齡相關疾病(包括阿茨海默病)的發病過程有所關聯。

      精胺酸功效7、提高生育力

      在生育力較低的女性中,通常是卵巢對於激素的反應不良所導致的,一項針對不孕女性的研究發現,當和其他的補充品一同食用時,L-精胺酸能透過增加卵巢對於激素的反應,從而提高成功懷孕的機會。
      對於生育力較低的男性,通常是因為體內缺少L-精胺酸而導致的精子活力和數量不足,研究發現在飲食中進補充L-精胺酸能夠增進一氧化氮的生成,並保護精子免於氧化的破壞,這種保護機制能夠增加精子的活耀力和其數量。

      精胺酸功效8、延緩老化過程

      研究發現,一氧化氮与人體健康的狀態息息相關,當一氧化氮含量下降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如心臟病和糖尿病。在飲食中進補充L-精胺酸,可以讓體內維持在正常的一氧化氮含量,從而延遲衰老過程。
      💡一些人體和動物實驗研究指出,當攝取大量超出飲食中正常量的精胺酸,對身體有多重的好處。

      精胺酸功效9、幫助勃起功能障礙

      在輕度勃起功能障礙的人群中,飲食中攝取2500mg的精胺酸產生的效果,等同於飲用5mg的藥物他達拉非(Tadalafil,此藥物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包含陽痿或勃起功能障礙),且在治療中度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也有不錯的效果。並且,用精胺酸來相對比他達拉非的話,精胺酸的副作用出現的比例將會較低,因此對於輕度至中度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建議可以進食來補充精胺酸。若要採取飲食補充精胺酸,建議的食量為每日不應低於1500mg,如果攝取的劑量低於這個數字,可能會失去效用。

      精胺酸副作用

      精胺酸通常在建議的劑量範圍內使用是相對安全的。當然,攝取過量時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特別是對於消化系統。超過建議劑量(如每天超過30克或單次超過9克)可能導致拉肚子、腹瀉等消化道不適的反應。

       

      維生素D是什麼?專家解析維生素D功效與副作用

      維生素D的重要性在近年來越加被大家注意到,原因在於它對我們身體的各種生理機制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然而,全世界普遍仍存在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在台灣來說,根據全國的營養調查發現超過66%的人口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只有不到2%的人口的維生素D血液含量足夠進行身體活動, 因此台灣民眾在維生素D的營養狀況需要急需改善。

      維生素D是什麼?

      維生素D,又稱為維他命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身體內產生以及動物源食物所供應的主要型態為維生素D3(別名:膽鈣醇 cholecalciferol),而植物源食物所提供的則是維生素D2(又被稱為麥角鈣化醇 ergocalciferol)。
      大體上,我們身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是透過陽光(尤其是 UVB 輻射)的化學反應在皮膚下層產生,每日只要在陽光下曝露10至30分鐘內,就能產生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3,假如光照不足的話,也可以透過飲食補充維生素D進體內。
      但是,不論是透過飲食攝取或皮膚自我產生的維生素D,都需要由肝臟與腎臟接續轉化為具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方能在我們的身體內產生作用。這種活化的維生素D對於調節體內鈣的代謝以及維持鈣的平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早在以前,就有發現當缺乏維生素D時,會導致兒童成長過程中骨骼所需的鈣不足,此時骨密度將會降低,骨骼易發生彎曲變形,導致出現佝僂病 (ricket) 的病症。

      維生素D功效和好處有哪些?

      維生素D功效1:治療佝僂病和軟骨症

      早在1824年就有人發現投予魚肝油能有效治療佝僂病,但那時候大家並不清楚到底是魚肝油中的哪種成分對此有幫助。直至1922年,科學家Elmer McCollum確認的確是魚肝油中的維生素D起到此功效。現在的醫療體系已普遍採用維生素D作為預防以及治療佝僂病和軟骨症的方式 。

      維生素D功效2:與鈣一起攝取來預防骨質疏鬆

      結合53次臨床試驗,由達91791位受試者參與的結果顯示,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料合用可以降低髖關節或其他類型骨折的發生率,但如果只服用維生素D並不能有效避免骨折的發生。

      維生素D功效3:進行抗病式對抗許多疾病

      可以降低患癌、多發性硬化症、濕疹、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心臟病風險、降低罹患流感的機會等等,並且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健康有所助益。

      維生素D功效4:可能有效緩解憂鬱症

      維生素 D 也許在調節情緒和防止憂鬱上有著關鍵的影響。有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 D 對憂鬱症病患的症狀有所改善。此外,對於纖維肌痛 (fibromyalgia)病患的研究中 ,也發現多數有憂鬱症和焦慮症狀的人都普遍缺乏維生素 D [14] [15]。

      維生素D功效5:可能有助於減輕體重

      有研究發現進一步的補充鈣和維生素 D 具有抑制食慾的效果;另一份報告也發現,每日服用鈣和維生素 D 的人,比起對照組服用安慰劑的人減肥效果更好 [16] [17][18]。

      維生素D副作用?

      成人長期服用逾越4000 IU(相當於100 微克)的高劑量維生素D是不被建議的行為,維他命D、維他命D3副作用可能導致血液中鈣的含量過高。副作用包括虛弱、疲態、嗜睡、頭痛、胃口不振、口乾、金屬味、噁心、嘔吐等等症狀。若是因為短期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而需要使用高劑量維生素D,則應在醫療機構的監督下進行,避免隨意攝取。

      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

      根據美國營養膳食推奨每日的維生素D劑量:
      1歲以下的嬰兒:400IU(=10微克)
      1~70歲:600IU(=15微克)
      71歲以上:800IU(=20微克)
      以上的劑量是安全的,並且可以滿足97.5%健康人的需求。

      D-甘露糖是什麼?專家解析甘露糖功效、副作用與建議攝取量

      D-甘露糖 (D-mannose) 是一類的單糖,為多數多醣的構造物,與葡萄糖有一定的相關性,與其一樣,可以在人體內自然形成,並在一些植物中以澱粉的方式存活。部分水果和蔬菜都擁有甘露糖,其中包括蔓越莓、蘋果、柑橘、桃子、青花菜、四季豆等,甘露糖也能在某些營養添加劑中尋見,以囊物或粉狀形式提供,近幾年為歐美女性推崇的護養泌尿系統的保健成分。

      D-甘露糖是什麼?

      D-甘露糖 (D-mannose) 是一種單糖,為多種多醣的構成元素,是一種與葡萄糖息息相關的糖,和葡萄糖一同,能在身體內自然生成,並且在許多植物中以澱粉的形式存在。許多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甘露糖,其中包括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花椰菜、四季豆等,甘露糖也能在某些營養添加劑中尋見,以囊物或粉狀型式提供。
      甘露糖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廣泛存在於體液和組織當中,尤其是在腦部、皮膚、睪丸、視網膜、肝和腸,直接應用於醣蛋白的合成,其在人體內的生理作用包括:調控免疫系統、加速傷口癒合、具有抗炎效果、抑制腫瘤生長與轉移、防止某些細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等。

      D-甘露糖功效、優點有那些?

      甘露糖功效1:治療泌尿道感染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甘露糖可能在治療活躍的泌尿道感染方面有所助益,阻斷疾病的發展。2014年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的一項研究發現,甘露糖或許能有效預防人們在從泌尿道感染康復後再度感染,在該研究中,甘露糖在防治泌尿道感染方面更勝於抗生素呋喃妥因 (nitrofurantoin)。
      2016年的一項研究亦發現有實證顯示甘露糖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治療和預防方法。此外,英國國家衛生研究所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目前也在資助研究觀察甘露糖和再發性泌尿道感染之間的相關性。
      💡驗證:在對300多名有復發性尿路感染的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該研究對受測者採用了三種治療方式:每天兩克 D-甘露糖、50 毫克的抗生素,或者不進行任何治療,整個實驗持續六個月。在服用 D-甘露糖的患者中,只有15%的患者有尿路感染的狀況,對比於服用抗生素的群組,該比例為20%,显然都低於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群組。并且服用D-甘露糖群組的負面作用發生率也明顯低於抗生素群組。

      甘露糖功效2:治療先天性糖基化病(碳水化合物不足之醣蛋白症候群)

      缺乏磷酸甘露糖異構酶是引起先天性糖基化病的因素,該疾病是由 PMI1 基因突變所造成。臨床表現的特色在於蛋白質流失腸病變,飲用甘露糖似乎可以改善罹患這種疾病的人的蛋白質流失、肝功能、低血糖與血液凝固異常。其他型態的 CDGS 則普遍存在神經學表現,利用標準診斷流程,這種疾病與 CDGS type Ia 型 (磷酸甘露糖變位酶缺乏症) 無法分辨。

      甘露糖功效3:益生元的功效

      益生物與益生菌被視作是動物自然生成的飲食抗生素的替代品,而植物萃取物和酵母細胞壁是富含甘露糖的製品,可作為革蘭氏陰性細菌黏附的接受體。在某些實驗室和老鼠實驗中,甘露糖成分呈現了增加好菌生長的狀況,這顯示甘露糖可能對於細菌構成失衡的菌叢不適患者有一定的幫助。研究所顯示,甘露糖能誘導促發炎細胞因子與抗菌炎細胞激素的表現能力,因此提供具有免疫刺激特性的證明。

      D-甘露糖副作用

      D-甘露糖一般來說被大多數認為是安全的,因為它在不少食品中都有其蹤跡。然而過量時仍可能產生一些負面效果
      甘露糖過多攝取可能導致腹瀉、便秘和腹漲,過高劑量,可能會對腎臟帶來傷害。
      就懷孕和哺育期間使用甘露糖,相關研究資料太過稀少,在缺乏實驗安全數據支持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建議避免使用補充品。
      部份研究顯示,甘露糖可能會使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加困難。
      如果在考慮使用甘露糖治療泌尿道感染或其預防方面,請先與醫療專業人士討論,以便權衡功利。

      D-甘露糖該如何食用?每日建議攝取量是多少?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明確甘露糖理想的劑量範圍。為了避免頻繁的泌尿道感染,實驗研究劑量為每日 2 克,或者每次 1 克 (每日 2 次);用於治療活躍的的泌尿道感染,劑量為每日 2 次,每次 1.5 克,持續 3天~5天。
      甘露糖有囊物和粉狀兩種形式,選擇上主要看個人偏好,許多產品提供 500 毫克的囊物,因此可能需要服用 2 到 4 個囊物才能獲得應有的劑量。
      適當劑量的甘露糖取決於幾項因素,例如使用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其他幾種狀況,天然產品並不一定百分百安全,劑量可能很重要,請一定要依照產品標籤上的相關說明,並在服用前請教藥師、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士。

      蔓越莓有什麼神奇功效?專家深入解析蔓越莓功效和副作用

      市面上滿是蔓越莓的類產品,例如蔓越莓乾、蔓越莓汁、蔓越莓果醬等等。提到蔓越莓,大家通常會立即想到用它來防止尿路感染。不過,除了可以防止尿道感染之外,蔓越莓還有什麼其他的好處呢?接下來就來揭開蔓越莓的神秘面紗,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蔓越莓的知識。

      蔓越莓是什麼?

      蔓越莓又被稱為蔓越橘或小紅莓,英文名稱是 cranberry。這個名稱的來源可從下面的圖解來看。圖片的左邊是蔓越莓的花,右邊則是鶴(Crane bird),蔓越莓的花看起來就像鶴頭和鶴嘴,因此蔓越莓又被稱作「鶴莓」。

      蔓越莓的營養組成有哪些?

      新鮮的蔓越莓含有86~87%的水分、4~5%的果糖、2%的不溶性纖維、1.4%的可溶性纖維、2.4%的有機酸,並含有水溶性維生素B和C以及微量元素如鐵、碘、錳、銅等。當然,最後也必須提到的是蔓越莓含有各種植物化學物質(Phytochemicals),例如類黃酮、花青素、兒茶素和三萜類等,這也是蔓越莓具有各種健康效果的主要原因[1]。

      植物化學物質是植物為了生存或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物。這些次級代謝物可以幫助植物避免被生物(有些代謝產物具有會驅蟲的氣味)或非生物的威脅(例如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可以幫助植物產生能吸收紫外線的物質)。

      目前已經分離和鑑定出的植物化學物質已經有上萬種。即使是我們通常所熟知的葉黃素或薑黃素等,也屬於植物化學物質的一種。植物化學物質種類眾多,各自具有不同的保健效果,但一般來說,它們主要有抗氧化和抗炎的效果。根據結構,可將這些物質分為以下六大類:
      類黃酮類 (flavonoid)
      酚酸類 (phenolic acid)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
      有機硫化物(organosulfur compound)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
      其他
      💡蔓越莓中經過較深入研究的植物化學物質是A型前花青素 (A-type Proanthocyanidins , PACs), 屬於上述的第一大類。前花青素(PACs)又可以分為A型和B型,其中A型被認為是最有效預防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成分[2]。

      蔓越莓常被使用在哪些地方?

      蔓越莓主要產於美國、加拿大和智利這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的年產量足以供應全球98%的需求。蔓越莓最初被用作染料、烹飪材料和醫療用途。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雖然古人對蔓越莓的組成一無所知,但他們根據經驗也知道蔓越莓具有抗菌效果。此外,蔓越莓曾被用作治療壞血病(由於長途航海無法攝取新鮮水果,導致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在烹調時,感恩節的火雞料理常用蔓越莓作為一種重要的配料。

      蔓越莓的功效

      通過分析蔓越莓的營養成分,我們可以得出,真正具有潛在保健效果的成分其實就是蔓越莓中的植物化學物質。這些植物化學物質具有抗菌作用,雖然無法直接殺死細菌,但可以影響細菌菌毛(fimbria)的表現。菌類的菌毛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攀岩者所用的鉤子,這是用來粘附在寄主上的工具。細菌就是利用菌毛附著在各種組織的細胞上,然後在這些細胞周圍繁殖,從而引起疾病。如果降低細菌菌毛的粘性,就可以降低組織細胞的感染率。

      蔓越莓功效1、預防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染是很常見的細菌性感染病,僅次於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對女性來說,根據統計,約有1/4的女性會受到尿道感染。通常感染的細菌是大腸桿菌(E-coli)。蔓越莓中的A型前花青素 (A-type PAC)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只有A型 才可以有效地預防尿路感染。A型前花青素可以阻止大腸桿菌菌毛(fimbria) 和膀胱上皮細胞接受器合併,從而減少大腸桿菌的粘附,這種改變的效果尤其明顯在常患尿道感染的女性體內。

      蔓越莓功效2、預防胃癌和潰瘍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感染被認為是血癌、胃炎以及潰瘍的主要原因。蔓越莓中的大分子non-dialyzable material(NDM)包括了多酚類化合物以及非多酚類化合物[7],這些物質可以防止 幽門螺桿菌附著在胃黏膜上,由此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風險。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進行了189名成年人每日飲用五百CC的蔓越莓汁的實驗,結果發現可以顯著地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在體外實驗中也發現蔓越莓萃取物中的多酚類可以有效地影響幽門螺旋桿菌的型態,進而抑制其生長。

      蔓越莓功效3、口腔保健

      Porphymonas gingivalis是一種主要引起牙周炎的革蘭氏陰性口腔菌。這種菌會表現出一系列黏附蛋白,這些蛋白可以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齦表皮細胞上等等。蔓越莓中的NDM可以有效地防止 P. gingivalis 的菌落形成,從此可以預防牙周病。

      蔓越莓功效4、保護心臟

      蔓越莓中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如多酚類化合物(polyphenolic compound)、花色素苷 (anthocyanin)、原花青素 (proanthocyanidin)和槲皮素 (quercetin)等等,這些物質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成分。蔓越莓汁或其萃取物已被證實有可能通過多種方式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說可以降低血脂、抑製發炎反應、增進血管內皮功能、提高 HDL膽固醇、降低 LDL膽固醇、減少 LDH膽固醇氧化、降低血壓等等回達到心臟保健的效果。

      蔓越莓的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絕大多數的人適量食用蔓越莓和其衍生商品都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和腹瀉。
      就蔓越莓是否會影響到腎結石的問題,目前研究結果還不一致,有正面的結果也有反面的結果。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腎結石都是由草酸鈣結石 (calciumoxalate)形成的。尿液中草酸含量過高是其一個主要的致病因素。由於莓果類中草酸鹽的含量相對較高,所以大量攝入後,可能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所以,我們還是建議那些有尿路結石家族史的人,應該要避免過量食用。不過,適量補充蔓越莓和其相關產品並不會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
      正在服用華法林類抗凝血藥物的人,應避開蔓越莓和藥物的服用時間。蔓越莓裡的某些成分會干擾藥物的作用,從而影響藥效。

      蔓越莓每日建議攝取分量

      目前,對於蔓越莓對於降低尿路感染的實驗效果最好的是A型前花青素,其最低攝取量為36毫克。
      💡此外,選擇蔓越莓相關產品時,我們也建議您選擇複合配方。這種类型的其他對尿路感染有保健效果的成分,例如益生菌、D-甘露糖 (D-mannose)等等。
      過去,許多消費者對於蔓越莓的了解可能並不深入,大部分的消費者可能會認為蔓越莓只對女性有好處。然而,通過這篇文章的介紹,也許讓大家對蔓越莓有了更廣泛的認識,並對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樣大家都有機會接觸到它。

       

      你對鋅的認識有多少?專家解析鋅功效和誰需要補充

      什麼是鋅?

      鋅 (Zinc) 是一類營養素,扮演著在人體內許多重要的角色。由於體內不能自我製造鋅,因此必須透過飲食或補充品來獲取。鋅在我們的身體內有多樣的必需功能,包括:基因的表現;酵素反應;免疫功能的維護;蛋白質合成;DNA 的組成;傷口的修復;和幫助身體的成長與發展等。
      鋅是一種必須的礦物質,超過300種的酵素活性都需要它,這些酵素有助於新陳代謝、消化、神經功能等等。此外,鋅的作用也對於皮膚健康、DNA的合成以及蛋白質的生成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身體的成長與發展十分依賴鋅。味覺和嗅覺也需要鋅的幫助,這是因為一些關鍵的味覺和氣味的酵素需要這種營養素,如果缺少鋅則會導致味覺或嗅覺能力的下降。

      鋅的功效有哪些?

      鋅功效1、提升免疫體系

      鋅有助於維持免疫體系的正常運作,由於它對於免疫細胞功能以及細胞資訊傳遞(cell signaling)具有所需的功能,因此缺鋅會導致免疫反應的下降。一旦加以補充,它可以活化某些特定的免疫細胞以及降低氧化壓力。
      💡在7項研究中發現,每天服用80-92毫克的鋅可以減少普通感冒時常達到33%,更重要的是,適量補充鋅可以顯著降低老年人感染風險並提升免疫反應的效能。

      鋅功效2、縮短傷口的療程

      鋅一般在醫院環境中被用到幫助治療燒燙傷、某些潰瘍以及其他的皮膚傷害,這是因為它在膠原蛋白的合成、免疫功能以及發炎反應的控制等地方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它對於皮膚傷害的修復具有必需的功能,一旦缺乏,可能會使得傷口康復的速度變慢。
      💡在一次對於60名患有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進行了12週的研究中,相較於安慰劑組,每天服用200毫克鋅的患者的潰瘍面積已經顯著的縮小了。

      鋅功效3、降低與衰老有關的風險

      鋅可以有效地降低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如肺炎、感染以及老年黃斑部病變(AMD)的風險。鋅可以幫助提升T細胞以及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進一步的緩和氧化壓力以及改善免疫回應,提升身體對於感染的防護力。對於老年人來說,適量的補充鋅可以提升接種流感疫苗後的反應力,以及降低肺炎風險。進一步的,每天攝取45毫克的鋅以降低老年人感染機率達66%以上,由此可見,鋅的重要性。
      💡在對超過4200名受試者的大型研究中發現,日常服用抗氧化物:維他命E、維他命C以及β-胡蘿蔔素,再加上80毫克的鋅可以有效的延緩視力下降,且讓晚期的AMD風險降低。

      鋅功效4、對於治療粉刺的幫助

      粉刺是一種在全球有9.4%的人受到困擾的皮膚問題。粉刺的產生源於毛囊皮脂腺的阻塞,並引起發炎反應。
      💡新的研究發現,鋅對於治療粉刺感染有很大幫助,不論是局部塗抹,還是口服。它減弱了發炎反應,並抑制了粉刺丙酸桿菌,使得初期粉刺得以控制。粉刺患者的身體鋅含量往往偏低,因此,補充足夠的鋅可以幫助緩和粉刺的症狀。

      鋅功效5、藉由降低發炎來緩解氧化壓力

      鋅可以降低全身性氧化壓力,並減少體內某些發炎蛋白的浓度。在氧化壓力下,人體產生長期排斥反應,在必須應對的情況下增加了患上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癌症、精神衰退等)的風險。
      💡在對40名年長者的研究中,每天攝取45毫克的鋅,比起沒有攝取的一組有變化更為明顯:他們的體內的發炎反應被壓制了下來。

      鋅功效6、提升性慾

      睪固酮是一種在人體中影響性慾並且提升免疫系統的重要激素,男性的睪丸與女性的卵巢皆會分泌出此種激素。在兩項對34名女性和22名男性的體內實驗中,已經確定睪固酮提升對於男女性慾有明顯的幫助。而鋅對於血液內的睪固酮濃度的質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專業的研究文獻確定了一個事實,也就是在飲食中是否有鋅的補充對於維護血清中的睪固酮濃度有著統計上的結構。

      含鋅食物有哪些?

      當我們提及到富含鋅的食物,我們經常會想到生蠔、蛤蠣等等這類海味產品,這些食品含豐富的鋅,也被認為是男性增強體能、體魄的佳品,但實質上,女性同樣需要攝取足夠的鋅,這對於我們的膚質也起了很大的幫助。
      鋅在食物中,動物性食物的鋅比起植物性食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如果不是只吃素的族群,還是應多攝取動物性食物比較好。
      以下是每100克的食物中所含的鋅份:
      洋菜(寒天):59.5毫克
      生蠔:15.5毫克
      小麥胚芽:15毫克
      牡蠣:10.5毫克
      豬腳:18毫克
      南瓜子:10毫克
      胚芽米:16.5毫克

      鋅的攝取量建議?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各族群每日鋅份攝取量為:
      兒童:5~10毫克
      成年男性:15毫克
      成年女性:12毫克
      懷孕、哺乳的女性:15毫克

      鋅推薦誰補充?

      這些族群,由於其消化功能較弱或飲食來源不均,有可能會出現缺鋅的狀況。對於長者、素食者、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來說,需要更有意識的察覺是否有缺乏鋅的現象,並在適當時機內進行調整,或透過攝取保健食品補充鋅份,維持內在的生理機能。

      鋅副作用?

      就像鋅的缺乏會帶來健康上的困擾一樣,吸收過量的鋅同樣也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反應。
      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補充鋅過量,進而引:
      極和慢性症狀。毒性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佳、腹瀉、腹痛、頭痛、免疫功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降低等等。攝取過多的鋅也可能導致其他營養素短缺,例如,過度攝取鋅會干擾正常的銅和鐵的吸收。有報導指出,僅服用中等鋅劑,也就是每日攝取60毫克的鋅,持續10週,人體內的銅水平就會下降。